杉杉品牌创始人郑永刚去世,从服装大王到锂电池材料龙头
被称为“服装大王”的杉杉杉杉控股创始人郑永刚,在2月11日突发心脏病离世。品牌他留下的创始从服池材是一家耗费20多年,成功从西装品牌转型到新能源、人郑光电材料的永刚龙头公司。 如果生在90年代,去世很少有人会对“杉杉”这个服装品牌陌生。锂电料龙杉杉早年以西服闻名,杉杉“不要太潇洒”的品牌广告语在上个世纪的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创始从服池材烙印。 但其实,人郑杉杉早就不是永刚一家服装公司。郑永刚早在新世纪之交就开始投注锂电池材料,去世2005年就收购了生产光伏电池的锂电料龙宁波尤利卡。18年后,杉杉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已成为龙头。 锂电池负极材料中会使用人造石墨,而杉杉这种材料的出货量为全球第一。也因为踩中新能源的风口,杉杉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市值已经超过400亿元。 郑永刚和创始人曾毓群不同。郑永刚只是个高中毕业生,没有科班经验,是浙江最典型的传统生意人。但郑永刚果断、罕见的前瞻眼光,让杉杉得以成为少数平稳切换到新赛道,并且获得成功的老牌公司。 而当这个灵魂掌舵人离开后,杉杉将面临一段艰难的真空期。它要保住自己在锂电池材料行业的地位,也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赛道中,寻找下一个方向。 从司机到服装第一人 郑永刚创业经历和很多改革开放初期的民营企业家类似。草根出身、触角敏锐而无所畏惧。 郑永刚出身于宁波一个农村家庭,在5个孩子中排名老二。1976年,郑永刚高中毕业后入伍当兵,转业回老家当货车司机。后来又被派到宁波辖区的鄞县棉纺厂当厂长,每年都是先进员工。 1989年,郑永刚31岁时,接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服装厂,也就是杉杉的前身——宁波甬港服装总厂。这个工厂一直给欧洲做ODM,因为加工费太低入不敷出。三年中,工厂换了三个厂长,每年总有几个月找不到订单,男工人每天打牌,女工人织毛衣。 郑永刚接手后,发现工厂其实有着最先进的德国设备,也有一群常年加工外贸服装的熟练工。而国内当时根本没有“品牌服装”的概念,人们只能穿从广州转到内地的杂牌。郑永刚决定“出口转内销”,创立了“杉杉”。 和的段永平类似,郑永刚很善于营销。他在百货商场橱窗立起泡沫塑料的广告牌:“杉杉西服,争创中国第一名牌”。即便囊中羞涩,郑永刚还是借了3万元到中央电视台打广告。 因为他灵活的运作,杉杉西服很快走红全国。1996年,杉杉在A股上市,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上市3年,杉杉股价翻了3倍。到世纪之交,杉杉品牌的市占率已经高达37.4%。 这是作为服装品牌的杉杉最高光的时刻,也是最危险的时刻。 千禧年逼近,中国确定加入WTO。这意味着海外品牌即将涌入中国,杉杉会遭遇从未有过的冲击。 虽然在那个时间点,杉杉每年能赚几亿。但匮乏时代的红利,已经逐渐远去。 在郑永刚忧虑杉杉往何处去时,他遇到了正在找经费的碳素研究院鞍山工程院王维刚。在一次饭局上,王维刚给郑永刚展示了“中间相碳微球”。这是一种制造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为日本垄断。 郑永刚对技术没有任何基础,但看到图纸时,他“能嗅到这是将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郑永刚当即拍板给项目8000万巨额科研经费,也找到了杉杉的下一个方向:新能源。 在没有智能机、新能源车的年代,郑永刚并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我不是科学家,不懂技术,课题完成了又怎么样,它能不能产业化?身边的人都说我疯了,可是企业家本来就不是常人,企业家看的是未来。” 押注锂电池、切入偏光片 当郑永刚决定用卖西装的利润去补贴锂电池材料研发时,杉杉就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在20年前,郑永刚的转型带着“孤勇”的味道。除了8000万科研经费,他又投了3亿在上海建厂,还给科研人员在浦东买房子,解决家属工作,孩子上学的问题。除了做负极材料,郑永刚还成立了两家公司,做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 资本市场并不理解,郑永刚为什么要拿卖衣服的利润,去补贴一个完全看不明朗的行业。杉杉的股价到2006年,已经比起高峰时跌去90%。 如果没有乔布斯,杉杉或许根本等不到云开雾散的一天。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这款划时代产品的电池及材料供应商中有两家大陆公司,一家为曾毓群的ATL,一家就是杉杉。 智能机行业带动了锂电池销量,杉杉的股价终于一点点回到了双位数。这让郑永刚更坚定地投注到锂电池材料行业。 在郑永刚的操盘下,杉杉不断地剥离业务,将奥特莱斯业务卖给唯品会,又转让了服装公司股权。 同时,资金不断涌入锂电池材料生产,包括在包头投资了39亿建10万吨负极材料生产基地。上海证券报媒体等采访郑永刚为什么卖掉商城业务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卖奥特莱斯,很多人觉得很可惜,我觉得就应该卖掉。除此之外,别的与新能源无关的资产也在卖。人的精力有限,我们就是要聚焦新能源,做精主业。” 当需要做抉择时,郑永刚抛弃非核心业务毫不手软。2018年到2020年,杉杉因为跨界利润下滑时,郑永刚转让了锂电池正极材料、充电桩、电解液等等业务的股份,只聚焦于负极材料。 但同时,郑永刚又会为了某些自己看好的业务一掷千金。2020年,杉杉宣布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七成股份,成了产业链龙头。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屏必要的材料,毛利很高。对于杉杉来说,偏光片业务就是贡献营收的现金牛,很快就占了公司营收近半。 因为这场收购和新能源车对锂电池的需求增长,杉杉股价在2021年半年中翻了3倍。 但杉杉又走到了类似20年前的路口。新能源赛道越来越拥挤,而偏光片业务是否能持续增长也是未知数。2022年第三季度,杉杉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下滑。此时,郑永刚忽然去世,对杉杉来说会是沉重的打击。 曾经当过兵的郑永刚回忆过,自己最初的梦想,就是“当将军”。在商业世界,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而威望深重的“将军”遽然离世,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也将遁入迷茫。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A股领军企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 张平院士:破解6G演进的挑战 需大力发展原创通信技术
- 华泰期货贵金属:收益率曲线持续倒置 黄金震荡偏强
- 布达拉宫8月9日起暂停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 传台积电拿下特斯拉辅助驾驶(FSD)芯片大单 以4/5nm生产
- 中国联通上半年盈利约48亿 移动主营业务增速放缓,产业互联网成新引擎
- 刘畊宏获聘中国移动5G全民健身推广大使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同志告别仪式今日举行
- 商务部: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不断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限制半导体相关物项对华出口
- 山西:严禁以水电气暖费用为基数加收服务类费用
- 突发!恒指盘中狂拉,地产板块大反弹,发生了什么? Chiplet过后,Topcon又被热炒
- 券商二季度持仓名单来了:新进14股,增持7股!
- 市场调研机构:三星电子赶超谷歌,登顶“2022年全球最佳品牌榜”
- 微信PC版迎来史诗级更新:聊天记录终于同步了
- 巴菲特再度加仓西方石油,买入668万股,持股超过20%
-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北京市戒毒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孙本良接受审查调查
- 外汇局黄卉:建议尽快完善非银行支付机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等领域的立法
- 上半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跌六成,“只涨不跌”预期不再
- 海南:抓紧制定实施滞留游客出岛方案,让游客有看得见的预期
- 西藏拉萨: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采样结果提示此次疫情为输入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