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九卦|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才能见效? 正文

九卦| 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如何才能见效?

来源:三言两句网   作者:休闲   时间:2025-07-05 19:38:04

编辑 | 武文 美编 | 杨文华

在监管的卦中指引下,银行业的小银行数效数字化转型已然从选修课晋升为必修课,整个银行业对数字化转型的字化转型理解更加深入,在中小银行的卦中圈子里聊一聊,已经听不到前些年的小银行数效疑问:“数字化到底是什么?”现在听到的更多是:“数字化如何才能落地?”或者“数字化转型如何才能见效?

问题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现象: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加剧了银行业的马太效应。在后疫情和数字中国时代,字化转型这一波以数智化为的卦中科技革命中,中小银行因为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显著,小银行数效更加地落后于大行。字化转型

在金融业大局稳的卦中背景下,仍有中小银行在面临严峻考验。小银行数效2021年前三季度,字化转型大型商业银行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3.64%;股份制银行同比增长12.73%;而城商行仅同比增长0.366%,卦中不足大行与股份行的小银行数效零头,且较2019年同期下降5.7%。字化转型梯队内部的分化也需要注意。2021年第三季度单季城商行整体净利润增速为-11.9%,但29家上市城商行净利润增速高达22.6%。

✎我们调研了一些中小银行,发现传统存款导向、规模导向的经营模式,遗留下来较重的调结构负担:

中小银行迫切地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优化业务结构,但数字化转型如何才能真正见效,是很大的挑战。在我们看来,除了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引入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之外,中小银行更应该进一步提升对数字化能力边界的认知。

这篇文章主要聚焦第一个问题,谈一谈数字化转型不能改变什么,数字化不能改变的,往往是影响一家银行经营发展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只有在这些方面进行本质性调整,数字化转型才能获得好的成效。否则围绕数字化转型的工作,只能谈做了什么,却难以谈做成什么。

数字化解决不了战略与观念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国家要求金融高质量发展,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内涵。但是不得不承认,目前有些中小银行的发展仍存在“规模导向”而非“价值创造导向”的惯性,而这也是由银行业发展的历史决定的。

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金融发展模式。我国经济发展过去近20年主要靠投资驱动,银行只要做大规模就能赚经济周期上行的钱和利差保护的钱,没有动力真正关注客户需求与满意度。银行不了解客户真实的风险情况、产品偏好、非金融需求、人生阶段等,客户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目前经济增速的中枢在持续下滑,中小银行要适应新常态,需要首先树立“以客户为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将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使命,来获得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和优秀的客户体验”。这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也应该是检验数字化转型成效的标尺。

建议银行首先打破数据孤岛,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语言,推动全行客户维度、业务维度数据的指标化、标准化,获得统一客户视图。这同时意味着管理壁垒的打破,能够推动全行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文化的建设。

数字化解决不了管理机制的问题

真正影响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成效的,不在于管理流程是走线下还是线上,而是内部资源配置、绩效考核方面的机制是否合理,这也是战略有效传导的关键。

银行要数字化转型获得好的成效,就要逐步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管理机制,解决如下两个核心问题:

建议银行梳理诊断管理堵点,让业务顺畅起来,采取一些速赢举措,增强全行信心。最核心的管理机制是资源配置与绩效考核,如何围绕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建设一套适配的管理机制,是最考验银行智慧的,也反应了银行是否具备数字化变革的决心。

数字化解决不了基础能力的问题

以风险管理数字化为例,数字化不改风控的逻辑,数字化风控能够提升风控的效率,但银行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与业务适配的风险战略,明确风险偏好,并通过管理机制保障风险政策有效执行,有了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与专业能力的支撑,数字化的风险管理才有健康发展的土壤。

在更具体的零售资产风险管理方面,数字化并不会解决所有的信息不对称,必须结合获客场景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风控模型,而资产的获取、场景的开拓都需要业务人员去下功夫。在这里中小银行网点优势、区域优势,可以与数字化能力进行结合。

因此数字化转型需要业务健康发展的土壤来支撑,建议:

✎中小银行厘清业务模式、建设专业能力,练内功。推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风控模式、管理模式,逐步优化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标签:

责任编辑: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