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养老诈骗主要集中在三类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明显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涉老诈骗犯罪有何特点?最高罪涉众型7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2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检养集中经济最高检案管办负责人表示,老诈类犯养老诈骗类型主要集中在诈骗罪、骗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集资诈骗罪三类犯罪,明显此类犯罪往往受害群体众多,最高罪涉众型具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检养集中经济明显特征。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老诈类犯今年4月,骗主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犯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最高检指出,明显大数据时代,最高罪涉众型各类犯罪逐步与互联网高度融合,检养集中经济由线下向线上发展,老诈类犯养老诈骗类犯罪也不例外,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电话、微信、网络、移动支付等方式诈骗老年人的财产。 数据显示,2022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养老诈骗犯罪767件1863人,其中以养老产业为名实施犯罪的827人,其他涉养老诈骗1036人。 据通报,近年来,养老诈骗犯罪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犯罪手段呈现三个特征,一是诈骗名目上的迷惑性,通常以投资“养老项目”、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骗取老年人财物,以提供“养老服务”名义掩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还以向老年人介绍当前养老现状、国家的扶持政策等,不断对老年人进行诱导;二是物质上的诱惑性,在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往往用送鸡蛋、杯子等“小恩小惠”让很多老年人放下戒心,先尝甜头后入陷阱,落入了骗子们“放长线钓大鱼”的圈套,以支付高利息、办卡享受补贴额度、入住养老公寓享受优惠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资,达到非法集资等犯罪目的;三是诈骗对象的精准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黑色产业助推养老诈骗犯罪的问题日渐凸显,犯罪嫌疑人往往根据搜集到的个人信息,通过不定期打电话、上门拜访等方式精准选择老年人,利用信息优势进行误导。 通报显示,1至6月,起诉的养老诈骗犯罪中,提供“养老服务”为名的有475人,投资“养老项目”的336人,销售“养老产品”的210人,宣称“以房养老”和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的140人。 前述案管办负责人表示,从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罪名来看,养老诈骗类型主要集中在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三类犯罪,三类犯罪占全部养老诈骗罪名的94.4%。而此类犯罪往往受害群体众多,具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明显特征。养老领域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往往针对的是不特定的老年群体。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加上老年人收入稳定,支出项目相对较少,可支配收入相对较多,跟风投资的情况普遍存在。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马斯克继续大裁员:推特最快周一裁减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
- 印专家:劝谈促和可成中印“共同语言”
- 学生招不满、老师被挖走……县中如何振兴?
- 正荣地产2021年度核心利润22.8亿元 基本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获连任,中俄领导人祝贺
- 央行等印发《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激励措施的实施办法(2022)》
- 一文了解发布会:上海昨日新增“355+5298”,浦西封控筛查安排出炉
- 喜马拉雅IPO:累计亏损逾百亿陷盈利困局 用户价值低遭巨头降维狙击
- 万科抓紧窗口“储粮”,开启500亿发债计划
- 农行年报会干货满满!2万亿增量贷款投向哪?息差如何改善?房地产贷款风险多大?
- 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查处5起税收违法案件
- 商务部:希望美方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维护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养老金二季度调仓动向浮现 集中持有医药和电子行业
- 万科AH股股价过山车 郁亮道歉中信认为至少有30%的涨幅
- 工行去年净赚3502亿,平均每天近10亿!高管:我们拿下多项“全球第一”
- 山东:建立供沪、供吉蔬菜联保联供机制 确定5个市场保供基地
- 强迫商户“二选一”,扬州一外卖平台合作方涉不正当竞争被罚
- 与俄罗斯联手绕开西方制裁,印度主要为了两件事
- 种子法实施座谈会在京召开吉炳轩出席并讲话
- 黑匣子解码难点在哪里?来听专家解读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