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祝 伟 一年一度的电商“618”购物节落下大幕。今年,电商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国内需求造成冲击的电商情况下,电商企业纷纷延长了促销周期。电商这几天,电商几大头部电商陆续交出成绩单,电商交易量再次创造历史新高。电商这既是电商行业稳步增长的真实写照,也是电商观察中国消费趋势的微观窗口。 10多年来,电商电商企业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电商以“618”“双11”等为代表,电商一些原本平淡无奇的电商日子被打造成“购物节”。去年,电商我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更是电商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8万亿元。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零售、餐饮行业的冲击之下,网购提振了消费,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不只是在消费端,在供给端,电商“造节”还持续倒逼电商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加速技术创新、改善服务体验,一些新的消费业态和新零售物种正是借助“双11”“618”等消费时点的海量交易,完成了压力测试,逐渐走向成熟。最为典型的是,快递行业从过去几年频频“爆仓”到现在的相对有序,其背后是企业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以及行业标准的不断建立和完善。 尽管交易数据创下新高,但电商企业需要未雨绸缪的是,随着网购用户规模以及整体网民数量增长率下降,互联网的流量红利迟早会迎来见顶的一天。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人们的低价偏好已经不再如过去那么明显。如何通过“二次创新”,打破固有的路径依赖,找到下一个流量的增长点?这是远比交易数字更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更考验企业的内功。 “二次创新”需要自我颠覆的勇气。与10多年前相比,如今电商行业人、货、场的关系正在重塑。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精选电商等新模式层出不穷,尽管市场和消费者接受程度不一,能否成为下一个增长点还有待观察,但这些自我突破的尝试值得点赞。同时,过去网购渗透率不高的海外市场,这两年由于疫情原因,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对网购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顺应这种趋势,在电商“出海”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对目标市场和用户的深度理解,提升供应链管理、日常经营甚至是合规的能力,决定了电商企业在寻找新流量红利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年亏超170亿!威马传全员降薪,管理层基本工资腰斩,IPO还有戏吗?
- 截至今日16时 北京市丰台区完成全区大规模核酸采样207.68万人
- 应届生因毕业年龄超24岁被中国联通解约 当事人:对方说是内部规定
- 俄称若没收俄海外资产将适当报复 美国冻结超7000亿元俄央行资产
- 商家苦“满减”久矣
- 野村:寄希望于美联储踩刹车会很危险
- 北京七地降为低风险地区:涉及朝阳、房山、通州区
- 更好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李强在临港新片区检查
- 改革激发动力 央企上市公司做强做优做大再提速
- *ST广珠三独董申辩成功?150万罚款不罚了,改收警示函!
- 外交部:伊核谈判越是到了最后关头,各方越应加大努力
- 财经TOP10|定了!2022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4%,旺旺不“旺”了,何人还饮江小白?
- 家长称孩子“第五人格”游戏充值1万多要退全款,华为平台和网易客服回应
- 美议员叫嚣要让中国大陆付出代价? 中国国防部回应
- 青岛啤酒股份拟于8月12日派末期息每股1.1元
- 5月26日复盘:市场反复盘整 主力资金出击9股
- 突然狂拉!A50指数涨2%,沪指重返3100点!刘强东:再捐1亿!京东副总监以上降薪
- 意大利猴痘确诊病例升至6例 考虑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
- 港媒文章:美国必须记住“亚洲人以贸易为生”
- 央行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