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 保险股权坐了一回“过山车”
证券时报记者 邓雄鹰 刘敬元 “我们公司本身没太大问题,过山车之前有意我们公司股权的从门买家也不少,而且股东想出让的罗雀还是比例比较高的股权。但是保险,现在想买又能符合监管要求的股权买家,不是过山车那么容易找到。”地处南部区域的从门某中小保险公司中高层人士林业(化名)说。 过去的罗雀两三年,这家保险公司的保险高管层都很忙碌,除了承担业务转型带来的股权经营压力,他们还一直在关注市场上对保险股权有意愿的过山车投资方,希望能够推动战略投资者的从门引进。 这几年,罗雀像林业和他所在公司的保险这种情况,在保险业并不鲜见。股权不少保险机构都在“引战”,但能成功引入战投者寥寥,只有少数公司能顺利找到新的股东并获得监管批准。同时,还有一些保险公司的股权陷入了被拍卖的境地,遭遇股价打折、流拍者不少。回望2016年资本对保险股权趋势若骛的盛景,保险股权的热度早已不再。 密集引战: 或公开或秘而不宣 近年来,保险机构开始流行通过股权交易所等平台,向市场公开找寻战略投资者,且“引战”动作呈现越来越密集的趋势。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仅2021年来,就先后有中韩人寿、长城人寿发布了公开引战增资计划,拟引战增资额度分别为18.18亿元、10亿~50亿元。此外,中路保险还发布了15亿元的公开引战募资计划,而长生人寿、永诚财险、大家保险集团等险企也都披露过股权挂牌转让的信息。 除了上述足够引发业界关注的“引战”案例,还有一些险企的“引战”是秘而不宣的,上述南部某中小险企即为其中的一个代表。 这家南部中小险企的“引战”有多重考虑,在现阶段的险企“引战”中也有一定典型性:一是随着公司发展,资本金需求增加;二是公司股东中有的比较“敏感”,想要退出;此外,公司股东以民营企业为主,“引战”时优先寻找国资企业。 作为早就加入该公司的一员,林业过去不断地与一些潜在的股东企业接触,同时也很关注保险同业的“引战”消息,因此对自家公司的“引战”布局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 “我们想退出的股东,所持股权可以施加重大影响,有一定吸引力,但毕竟不如控制权,所以推进会比较慢,价格上也不免打个折。”林业说。 今年年初,林业注意到有同业保险公司的增资获批了,他认为这些增资的案例值得好好研究总结。这些获批机构有什么特点?业务怎么样?哪些入股方通过了监管审批?哪些投资方还对保险业看好?……这些分析思路也让他对所在公司寻找新股东一事增添了信心。 遭遇“引战”难题的不止林业。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某财险公司近几年来也一直有意引进战略投资者,甚至经营权都可以谈,只是“引战”一直未能如愿,有时候是价格谈不拢,有时候是对方只想要寿险。 “和多年前保险牌照一牌难求的状况完全不一样了。”一位业内人士称。 渐次退出: 股权拍卖少人问津 对保险公司来说,“引战”难,股权拍卖更是难上加难。 近日,京东拍卖信息显示,腾邦国际持有的前海再保险10%股权将于4月6日被二次拍卖,起拍价为2.65亿元。这部分股权在3月5日的首次拍卖中,按照评估价3.3亿元起拍,结果只有一人报名且最终流拍。对比3.3亿元的首次起拍价,第二次起拍价直接打了八折。 实际上,成立于2016年底的前海再保险业务发展良好,公司注册资本金30亿元。除了开业前两年亏损,2019年即开始盈利,2020年、2021年净利润均超2亿元。 这并不是孤例。前不久,广东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有的复星联合健康保险19.5%股权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拍卖,最终被北京和平联合科技公司以1.12亿元的价格拍下,为评估价2.01亿元的五点六折,意味着公司估值仅为5.74亿元。 上述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的19.5%股权并非第一次被拍卖,在今年1月的首次拍卖中,起拍价为1.41亿元,但因无人竞拍而流拍收场。虽然第二次拍卖成功,但较其实际价值已折扣不小。 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成立五年来保费增长稳健。2021年公司保费收入37亿元,实现0.33亿元盈利。截至2021年9月末,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总资产为49.61亿元,净资产为9.87亿元。 上述情况算稍微好的,有些被强制拍卖的保险公司股权甚至无人问津。今年2月,福州天策所持的君康人寿3.2%股权由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第一次公开拍卖,起拍价1.64亿元,较评估价2.34亿元缩水达30%,但这次拍卖最后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约有10例保险公司股权被强制进行司法拍卖,拍卖标的主要为中小型保险公司股权,相关股权因流拍而被再次拍卖的情形并不罕见,不少股权都遭到了降价拍卖。 “有些股权急着卖出,但投资人担心有问题不敢接手,这种情况在股权拍卖中非常常见。”一位保险中介公司负责人分析。 对比投资者之前“趋之若鹜”要进入保险业的景象,近年投资者宣告退出的频率在增加。近日,有两家上市公司发出公告,终止筹备花城人寿。理由是,经花城人寿筹备组及各发起人协商,综合考虑近年宏观经济环境及金融政策变化,一致决定终止筹备花城人寿。此次发出的终止设立公告,距其首次公告发起设立花城人寿已经过去近五年半。 这还不是首个终止设立险企的例子。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已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或退出参股设立险企。 “现在看到的更多是出让股权的信息,有出售保险股权意愿的公司不少,但有购买意愿者不多,或者有公司有意愿买股权,但相关方就估值达不成一致。”一位保险业人士说。 回归转型: 理性估值深耕细作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现有保险公司股权转让降温和新保险牌照申请减少的现状,与保险公司经营转型承压、股东回报率下滑有关。 首先,由于保险业转型改革进入深水区,其发展面临的挑战加大,增速放缓,股东回报水平以及预期有所下降,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因此降低;其次,受宏观环境和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经营遭遇困难,部分保险公司原有股东或潜在投资人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都承压,出资能力受到影响;最后,监管趋严,银保监会对股东资质和资金来源加强穿透和规范管理,国资委也严控产业对金融的投资,一些有出资意愿的股东无法成行。 他进一步解释,股东回报水平主要是净资产收益率(ROE),体现为当期回报。预期回报是未来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新业务的增速和品质,这部分近年来表现不佳。“核心原因还是行业的经营业绩下滑,无论是保费增速,还是盈利能力,都体现出转型步入深水区迎来挑战。另一方面,保险公司股东和潜在投资人的出资能力下降,供需关系的变化也使得保险股权估值水平下降。”周瑾说。 一家正在推进“引战”的中型险企董事会办公室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近年他因为公司“引战”而接触了券商保荐等中介服务机构,通过他们也了解了一些外界对保险企业股权价值评估的重点。 他的理解是,对于中小险企来说,诸如股东和公司治理、战略稳定性、业务情况等是公司估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非上市险企,很多信息不公开透明,这使得除业绩以外的很多因素会左右公司估值。与此同时,从业务模式上来说,有无差异化和特色,也是市场对中小险企定价的一大考量。好比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资本市场也要看其有无“概念”可套用。例如,对于当前保险业很热的“风口”——养老健康战略布局,险企是否有可以落地的尝试,就是一个看点。 此外,一位曾参与保险公司筹备的资深保险业人士表示,寿险虽然在资本回报上不如基金、证券等行业,但寿险是长期经营的行业,只要稳健经营,一般在七八年后会进入稳定盈利期。随着安邦模式风险暴露,监管及时纠偏,业界都对所谓新的保险经营模式有了清晰识别,一些民营资本逐步认识到保险不是短期高回报的行业,不愿意轻易介入,也是保险股权当前遇冷的重要原因。 一位保险中介公司负责人认为,现在的“降温”期情况才是理性状态,保险行业本身就是需要深耕细作的风险管理行业,不应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当然,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保险公司股价没有完全反映价值。例如,中国太平当前市值仅不到其内含价值的两成,3月24日收盘时,中国太平的P/EV仅为0.16倍。 券商中国 (ID:quanshangcn)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世界杯场内开踢 鹿晗、武大靖等百位大咖场外抢座解说台
- 食品饮料ETF强势突破半年线 权重股贵州茅台、五粮液获主力流入超11亿元
- 新东方带货带火整个板块!行业燃起希望之火,龙头股后市可期?
- 统计局: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
- 两部门:加快修订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
- 网传“警察殴打致人死亡”,河南鹤壁公安回应:为不实信息
- 欧盟将出新规打击虚假信息 互联网巨头或受影响
- 海南省省长冯飞会见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集团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一行
- 18城首套房贷主流利率降至3字头,创历史新低
- 外交部: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 华海诚科IPO:销售区域依赖华东地区, 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华为隐现股东名单
- 智慧审判最新进展:全国法院2021年在线开庭超百万场
- 欧央行高官放鹰:12月将继续“强劲”加息 第三次75基点要来了吗?
- 快讯:水利股震荡走强 山东路桥涨停
- 国家统计局:消费回升步伐会加快 货物出口对增长拉动也会继续显现
- 全球债市身处熊市边缘 美联储利率决定即将见分晓
-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意见 规范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办理程序
- 面包车硬塞16名小学生 交警灵魂拷问
- iPhone 14 Pro稳了!苹果4nm A16处理器性能曝光:安卓绝望
- 房租大涨逼走租客?上海真实的租赁市场是这样的……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