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开河”4000点不能一删了之
炒股就看,信口开河权威,信口开河专业,信口开河及时,信口开河全面,信口开河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信口开河 6月7日,信口开河一位分析师喊话大盘4000点的信口开河言论引爆市场。 引发市场关注的信口开河是对4000点这一具体点位的预测,因为沪指上一次4000点还在2015年,信口开河近年来沪指一直在3000点上下徘徊。信口开河如果说点位能到4000,信口开河相对当前将有30%左右的信口开河指数涨幅,意味着一轮牛市的信口开河到来。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信口开河是,这位分析师得出如此结论,背后却并无任何依据。从具体内容看,“相信相信的力量”是这一观点的主要支撑。很明显,这是一种似是而非形而上的说法,或者说是情绪化的表达。方正证券也很快回应媒体,称公司已经启动合规调查和问责。 笔者认为,虽然这一观点并非发布在正式的研究报告中,但以券商分析师身份在公开渠道发表与职业相关的看法,依然有必要遵守监管层相关规定。而且某种程度上,此事比研报不审慎的影响更为恶劣。因为从市场传出的截图看,这位分析师的发布相关言论的用意,更大程度上在于吸引眼球。这种做法,已经背离了分析师岗位应该具有的基本执业操守。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中明确规定,要基于合理的数据基础和事实依据,审慎提出研究结论。然而近年来券商分析师因数据基础和事实依据不够扎实,引发外界质疑的案例屡有发生。比如去年初在茅台股价上涨至2500元时,曾发布研报给出3000元的目标价,研报基于对茅台产销量和提价的乐观预期下得出,当时市场就有较大争议。 6月5日晚间,一份关于科创板的研报也被市场惊为“雷人雷语”。其中提到:科创板6月开始至年内解禁规模达到8400多亿,此时买入科创板,为科创企业的重要股东提供资金支持,能够达到支持科创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另外,此前针对发布的“从玄学角度”看跌20%和预测到2060年的看多研报,都存在类似问题。即便这些言论在引发质疑后旋即删除,但并不能改变负面影响已经形成的事实。 这些分析师“信口开河”,既反映了其分析方法不严谨,偏离了作为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应秉持的合规、审慎、为投资者负责的基本原则和态度,也透露出部分券商存在内部控制问题。至少,这些券商在研报发布审阅机制等制度建设上都还有待加强。以本次引发争议的4000点言论为例,涉事分析师不仅从业时间较短,甚至未取得分析师资质,在朋友圈随意发言更体现出公司的合规培训并不到位。 面对此类问题,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不能缺位。监管部门不仅应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作出处罚,对情节轻微的违规行为,也可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暂停发布研报等监管措施。如预测宁德时代2060年业绩的3名分析师,就曾被深圳证监局出示警示函。证券业协会对券商发布研报实行自律管理,对拉低行业公信力等行为,也可以采取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暂停执业等纪律处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代糖失速、无糖崛起,元气森林差了一口气
- 英媒:英国已沦为全球诈骗“重灾区”
- 和信投顾:沪指涨0.88%逼近3400点 赛道、消费股轮番活跃
- 消息称华为新款MateBook X Pro笔记本7月底发布
- 智己汽车:8月销量达1007台,环比增长23.4%
- 快讯:沪深两市成交额再度突破1万亿元
- 女子在袋装鸡爪里发现苍蝇:供货商只给换一个 厂家电话是假的
- 赵立坚:台湾当局“人员”甘当别国随从企图挤进联合国海洋大会,只能自取其辱
- “T+7”延迟赎回属罕见 富荣中短债继续大跌12%
- 福建石狮农商银行及旗下支行因未尽贷款调查、检查职责等合计被罚160万
- 北京:如何以供给侧需求改革,来释放和挖掘消费潜力?
- 腾讯控股午后跳水一度翻绿:主要股东Naspers集团将出售公司股份
- 践行金融为民使命 护航“银发”办事无忧
- 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34宗地块总起始价746亿元
- 上海发布32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信息
- 农业农村部: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
- 5年期英国抵押贷款利率自10月初以来首次跌破6%
- 下一轮芯片“三国杀”: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谁主沉浮
- Naspers报告2022财年营收79.4亿美元,电商业务强劲增长
- 领罚不断,业绩下行,保定银行站在了“风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9月社融增长3.53万亿元 信贷需求持续回升
- 今天基金圈都在关注一件大事!比“陈光明+傅鹏博”还强的大佬出山了!
- 海南椰岛抽检不达标53批送检酒却合格 鹿龟酒销售收入骤降近70%股价年内腰斩
- 外交部: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始终是中德关系的主基调
- 2000亿巨头杀入山东“淘金”,背后隐现复星系身影
- 中期选举前最后的CPI!华尔街齐献锦囊 今晚通胀报告注定万众瞩目?
- 利率市场化改革步稳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
- 存储芯片市场行情走低,美光、SK海力士等减支减产“过冬”
- 高技能人才占比不到35%:技能大师紧缺,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
- 供应链挑战叠加呼吸机召回影响下,飞利浦预期Q3核心利润将下滑60%,股价大跌超12%至11年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