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又一批明星基金可能走下神坛

  发布时间:2025-07-06 00:16:4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来源: 新财学院 作者:朱振鑫对投资者来说,2022年是过去十年最超预期的一年,但随着疫情扰动的逐步消退,2023年的投资环境会逐步回归正轨,基本面分析将变得更有意义。我们从基本面出发,梳理了2023 。

来源: 新财学院 

作者:朱振鑫

对投资者来说,年又能走2022年是批明过去十年最超预期的一年,但随着疫情扰动的星基下神逐步消退,2023年的年又能走投资环境会逐步回归正轨,基本面分析将变得更有意义。批明我们从基本面出发,星基下神梳理了2023年的年又能走十大投资趋势,上节课我们讲了关于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批明三个重要预测,今天我们继续讲其他几个重要趋势。星基下神

预测4:债券市场进入牛熊切换阶段,年又能走过去两年的批明强劲债牛已经结束,虽不至于直接进入大熊市,星基下神但性价比已经大幅下降,年又能走投资价值明显不如股票。批明债券是星基下神一种趋势性极强的宏观资产,与宏观经济周期高度吻合,几乎不会像股票市场那样出现情绪或意外事件驱动的超预期走势。从2021年初经济见顶到2022年四季度经济触底,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强有力的牛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最高3.3%一路降至2.6%,降幅超过70BP。但从2023年的基本面来看,债牛的基础已变,边际走弱是大概率事件,无非是走弱幅度的问题。

债市的定价取决于三个核心因素:经济增长、通胀和流动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增长和流动性,而这两个都在朝不利于债市的方向演进。首先,经济金融周期将逐步企稳回升,宽松刺激之下,社融为代表的金融周期早已反转,经济企稳回升只是时间问题。之前是因为疫情耽误了,现在疫情扰动已经大幅缓解。其次,流动性将从宽货币转向宽信用,这一点和2016年很相似,货币宽松已经基本拉满,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剩下的就是让货币渗透到实体经济,形成信用扩张,这对债市是绝对利空。

当然,考虑到通胀还在下行,经济复苏力度不会太强,所以债市应该也不至于直接进入类似2017年和2020年下半年那种单边大熊市。在利好和利空力量的交织作用下,债市可能呈现震荡走弱的格局。但不管具体怎么走,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债券的配置价值已大幅下降,而且明显不如股票。

预测5:随着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松动和利率的持续下行,房地产短期基本见底,大概率逐步回暖,但中长期走弱的趋势一点都没有改变。本质上,房地产是一个带有金融属性又受到政策显著影响的行业,所以从历史来看,房地产有一个被反复验证的逻辑,只要政策刺激尤其是货币宽松刺激,房地产短期一定会有阶段性的回暖。

这一点别说在城镇化尚未结束的国内适用,在后城镇化时代的美国一样适用。区别只在于,在房地产供不应求的时代,刺激带来的短期反弹会很快、很强,比如2014-15年那波刺激几乎让房价一年翻倍,而在房地产供求基本平衡甚至供给过剩的时候,刺激带来的短期反弹会很慢、很弱,比如2019年宽松只让房价在2020-21年小涨,部分城市还在下跌。

这一波房地产宽松周期也会类似,方向上会逐步回暖,但力度可能比2020年更弱,而且分化会更明显。方向上会回暖是因为政策已经足够给力,而且还在不断升级,直到把地产捂热为止。房贷利率已经从5.63%的高点降至4.34%的历史低位,今年可能会进一步降至4%左右,而且各地的限购限贷等政策还有放松趋势,中央也明确提出支持合理住房需求,而合理住房需求还是存在的,这些政策的作用会慢慢显现。幅度上偏弱是因为房地产中长期基本面不会因为短期的政策刺激而发生任何改变,因为中长期的决定因素还是人口和供给存量,而不管货币怎么刺激,人口老龄化以及供给存量大幅攀升后带来的供需再平衡趋势都不会改变。总体来看,中国的房子已经基本够住了,只有少数人口流入的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有一定稀缺价值,其他大部分房产已丧失稀缺性,自然也就丧失了投资价值。

此外值得警惕的是,房价和房企、房地产开发行业完全不一回事,对房地产开发行业来说,压力比房价本身更大。房价可以靠存量交易维持,但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存量房时代会越来越没生存空间。再加上房地产监管宽松的红利已经一去不复返,三条红线等监管已经宣告过去高杠杆的赚钱模式成为历史,所以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投资价值将加速下降。

从近几轮周期来看,房地产股在复苏初期一般都会有阶段性的强力反弹,这一轮也不例外。房地产股近期的反弹和历史如出一辙,但千万不要恋战,短期反弹之后将重回长期下跌的趋势。除了极少数头部国有房企,目前的大部分房地产股都很难逃脱长期下降的电梯。

预测6:股票基金风格会跟随市场一同切换,2021-22年的一批明星基金经理将走下神坛,就和2019-20年的明星基金经理所经历的一样。公募基金的核心目标是在长期内获得比市场更好的相对收益..................

  • Tag:

相关文章

  • 陪诊师 “孤独就诊”的解药?

    ■ “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一名老年人茫然地站在医院指示牌面前,一站就是半个小时。”陪诊师曹伦曾在西安某三甲医院做过多年医生,谈及陪诊,他对记者回忆起这个在医院常见的画面。■ 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对
    2025-07-06
  • 汽车销量30万目标已难实现 胡厚崑:华为还是新手 可能会犯不少错误

    新浪科技讯 4月26日下午消息,在今日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接受了媒体采访。对于今年智能汽车30万辆的销售目标,余承东日前表示,现在全球和中国汽车行业缺芯的情况下,根本做不到30万辆
    2025-07-06
  • 天价考研保过班公司成老赖!14家分公司注销8家,曾获腾讯千万投资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文 | 郑浩钧4月26日消息,近日,央视财经起底天价考研保过班退费难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考研保过班
    2025-07-06
  • 清算危机:当量化撤退在拥挤时

    资管行业里,从来没有线性增长这件事,只有周期和瓶颈。2021年1月29日,幻方的一则公众号推文正式宣告了自家第二代超级计算机投入使用,性能是前代的18倍,而这距离“萤火一号”的落地使用才不过3个月。彼
    2025-07-06
  • 露营旅游迎政策利好,携程:今年订单同比增长超30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11月2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携程获悉,今年以来,携程平台上的露营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30倍,其中,本地订单占比为63%,市外周边订单占比达24%,人均露营消费为1027
    2025-07-06
  • 两个中部老二,突然发威

    作者 | 巴山“竞争激荡、格局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来都不缺少新玩家和搅局者。上周,一场高规格“强省会”战略推进会在长沙举行,会议传递出的信号也非常强烈,那就是长沙这座网红城市开始争先进位了。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