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纾困潮背后:稳楼市政策如何层层递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曲折的轮纾复苏进程中,不断给予政策利好,困潮维持市场活力,背后已成为近期房地产市场的稳楼主要政策逻辑。 最近一段时间的市政房地产市场,不断上演着政策与市场的策何层层“攻防战”。一方面,递进各类稳楼市政策不断推出,轮纾试图给市场注入信心和流动性,困潮使之从去年下半年来的背后低迷中快速恢复;另一方面,受各种因素影响,稳楼市场回暖的市政进程屡屡面临一些挑战,行业流动性仍待进一步改善。策何层层于是递进,政策纾困与市场起伏一直交替出现。轮纾 到下半年,这种互动仍在继续。 自7月末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交楼、稳民生”以来,中央监管部门又密集做出多个动作,给楼市释放利好。包括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给示范房企注入流动性,下调5年期以上LPR,央行表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等等。其中,经过此轮降息,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已降至4.1%的历史低位。 这轮稳楼市政策的出台,目的是应对年中以来的市场降温。后者既有传统淡季的因素,又有部分项目停工停贷带来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利率的下调,不仅是针对房地产,而是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分析人士指出,这也说明,当下楼市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只是房地产问题,而与宏观经济的多个领域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楼市政策是如何层层递进的?房地产市场又将如何破局? 三轮纾困潮 在曲折的复苏进程中,不断给予政策利好,维持市场活力,已成为近期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政策逻辑。回顾过去一年,监管部门共推出过三轮纾困措施,来维持市场活力。 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信贷政策收紧,一度使楼市降至冰点,行业流动性也遭遇较大的压力。但从去年9月开始,监管部门不断释放政策利好,包括对刚需和改善性需求进行支持。进入2022年,地方政府密集推出各类稳楼市措施,进一步给市场提供支持。1月,5年期LPR利率下调5个基点,这也是时隔21个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2022年,楼市开局略显低迷,但相较于往年,整体交易数据并不差。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虽然低于去年同期,但仍高于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同期水平。在纳入国家统计局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中,相比于去年第四季度,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多。 房地产业也一度出现乐观情绪,有开发商认为,只要熬过第一季度,就能迎来市场的回暖,行业的流动性压力也将随之缓解。 进入第二季度,部分城市疫情反弹压力较大。4月和5月的商品房交易规模连续创下近五年的同期新低。 在此期间,各级监管部门继续推出稳楼市措施,力度也不断加强。5月中旬,监管部门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在5年期LPR基础上下调20个基点,随后又将5年期LPR从4.6%下调至4.45%,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 这两次信贷政策的调整,再度给市场注入信心,叠加其他政策措施,6月,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创去年9月以来的新高。 但6月下旬,个别地方的项目出现停工停贷现象。尽管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措施督促企业复工,但事件带来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部分区域的新房市场交易受到一定影响。进入7月,传统淡季到来,房地产交易规模明显下滑。 今年7月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8月,5年期LPR再度下调15个基点,这也是今年的第三次降息。 这也将带动地方政府进一步出台稳楼市措施。证券房地产兼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竺劲指出,8月以来,苏州、无锡等城市相继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新区缩短购房所需缴纳社保年限和限售年限,出台松绑政策的城市逐渐向强二线和一线延伸,同时政策内容涉及放松限购、限贷等有助于充分释放需求的政策。“我们认为新一轮政策放松周期已经开启”。 稳楼市与稳经济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指出,过去一年来,政府部门连续出手纾困楼市,在以往十分罕见。且在此过程中,超过100个城市出台了地方版稳楼市措施,政策的力度和频次均堪称空前,这也体现出监管部门稳楼市的决心。 但截至7月,市场仍待进一步复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房企到位资金增速等指标继续保持负增长。7月,房价下降的城市数量略有增加。 “总的看,房地产市场呈现下行态势,当前整体上处于筑底阶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称。 即使经过了三轮纾困,多数业内人士仍然认为,现阶段的房地产市场,主要症结在于信心不足。背后的原因,在于楼市问题关乎经济大势,只有经济增长保持足够的动力,房地产问题才容易解决。 严跃进指出,房地产市场与多个经济领域有较强的关联度,在土地、金融、人口等红利逐渐减退的当下,这种关联显得更加重要。他表示,近期多部门出台鼓励生育政策的文件,其中就包括住房政策向多孩家庭倾斜的措施,即体现出房地产与人口政策的关联度。 “红利时代,房地产曾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红利减退后,房地产的稳定更多有赖于经济的平稳。”北京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其公司项目出现较多的退房诉求,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在于,购房者遭遇裁员或收入下降,无力支付按揭贷款。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要想稳住地产消费,还需要在居民收入端下功夫。从城镇化、新市民、年轻人这个楼市的需求主力看,要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外来务工人群、失业人员、育龄人群等,在消费券、一次性生活补助、专项补贴(比如生育)等方面发放的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此有很大空间。稳住了居民端,才能真正让住房消费和销售稳定,才能实现行业全链条的稳定。 事实上,今年各地出台的稳楼市措施中,已经包含了不少关于稳定收入、促进消费的举措,也有不少稳楼市措施包含在稳经济政策中。但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叠加效应的显现,还需要时间的沉淀。 就当前的这轮纾困政策而言,虽然市场仍期待更积极的措施,但其短期效果已经显现。 竺劲表示,8月1日到8月19日,重点30城新房成交面积854万平方米,同比下滑28.1%,环比下滑13.9%,延续了7月以来的低迷态势。但是8月13日到8月19日这一周,重点30城新房成交面积2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0%,环比上涨13.6%,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边际改善,“政策刺激的作用已经逐步显现”。 (作者:张敏,李佳媛 编辑:张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静悄悄的双十一,热闹的直播间
- 一季度“最缺工”职业排行发布!看看有你中意的没?
- 每天睡几小时,对大脑最好?复旦揭秘睡太多、太少都有害!
- 上海公布最新“三区”划分:封控区13947个,较4月20日减少660多万人
- 弘毅远方樊可:锚定高端制造 深挖优质成长股
- 自动驾驶出租车来了!3年后将逐步取代传统出租车
- 【教育有料】教育部部署五一假期防疫工作 普高旧教材逐年退出目录
- 印尼棕油出口的禁令每月损失14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 吕建明扩张尚未收效涉信披违规遭立案 通策医疗净利下滑16.9%市值蒸发894亿
- 巴菲特:感谢美联储 向鲍威尔脱帽致敬
- 国家能源局:将煤层气打造为增强天然气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气源
- 蓝色光标千亿目标受挫一季净利暴降91% 赵文权股权全冻结自称科技公司名不副实
- 疫情+俄油限价“不明确” 高盛下调Q4油价预期至100美元
- 元宇宙竞争加剧:微软、索尼争夺游戏开发商 各行业疯抢游戏人才
- 【育儿问答】1岁多的宝宝每天吃多少辅食?
- 伯克希尔哈撒韦:一季度净利润54.6亿美元 同比下滑53%
- 静悄悄的双十一,热闹的直播间
- 悄然来临的熊市?美股暴跌 纳指创2008年以来最大月跌幅!
- 生育力保卫战,技术能做什么
- 美国经济一季度意外萎缩,“硬着陆”风险加剧?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金橙子亮相资本市场 “激光振镜控制系统”叩开科创板大门
- 沈阳二手房过户实现水电气同步办理
- 10月26日银行早报:央行等部委密集释放股、债、汇、房等重磅信息,央行重启千亿元级逆回购
- 印证Snap暴雷担忧 谷歌母公司三季度广告超预期放缓 总收入利润均逊色
- 快讯:指数强势上行沪指再上3000点 医药医疗股掀涨停潮
- “勒紧裤腰带”过冬!美国对冲基金猛降杠杆
- 中集车辆2022年三季度财报:国内市场迎来拐点 海外市场车辆销售收入大幅增长81.41%
- 回应制裁 俄方扩大禁入俄罗斯的欧盟成员国代表名单
- 上半年公立医院终端化学药销售超1000亿元 52个国产品牌上涨:石药4个,中国生物制药、上药集团、远大健康3个
- 瑞安房地产拿下上海旧改王炸地块:以“慢”闻名,有项目开发周期超过25年,吃透土地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