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年内再次齐发公告:9.53万亿贷款支持实体经济,投向了哪里?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六大行年内罕见再次齐发公告(3月10日五大行曾齐发公告聚焦实体经济),大行贷款7月14日公告聚焦“保交楼”业务,年内此次内容则聚焦今年前三季度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情况,再次支持并结合各行定位披露了各自主要领域的公告信贷投放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公告测算,实体前三季度六大行贷款较年初增加超9.53万亿元,经济其中、大行贷款、年内贷款增加均超2万亿,再次支持贷款增加接近1.7万亿,公告贷款增加接近6500亿,实体贷款增加接近7000亿元。经济 今年以来,大行贷款政策层面高度聚焦稳增长,年内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基础设施建设、再次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贷款投放,金融管理部门年内两次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要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金融管理部门最近一次会议要求,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等。 “稳增长政策下大行发挥头雁作用,预计全年社融平稳增长,后续观察经济内生动能修复。从资产投放的维度看,今年的基建和制造业强省的制造业投放的规模确定性会更强。从定价的维度看,服务中小企业的银行,对客群的议价能力也会更强。”研究所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分析认为。 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六大行贷款增加量占比超过50%;而多增部分占比更高,披露数据的4家大行多增共11149.75亿元,占比超80%。 六大行分别披露: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净增加2.2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同比多增4573亿元;建设银行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1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200亿元;农业银行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2万亿元;中国银行客户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17.41万亿元,增长10.78%;交通银行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增幅10.63%,同比多增950亿元;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达7.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77.70亿元,增长10.81%,同比多增426.75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测算,前三季度六大行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速均超过10%,分别为12%、11.7%、13.2%、10.8%、10.6%、10.81%。而仅从三季度数据看,六大行贷款同比增速更高,显示六大行在三季度贷款投放进一步发力。 “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4.4万亿,六大行贡献度提升至55%(前三季度约为53%)。在基建托底的大背景下,国有大行参与度逐步提升。”戴志锋表示。 从整体贷款投放结构来看,制造业、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是主要投向,增速较高。制造业贷款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余额增速分别为37.5%、32%、约18%;绿色贷款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增速分别为34.0%、32%、超20%(余额超2.5万亿,其他渠道披露)、36%、超25%;普惠小微贷款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余额增速分别为37.6%、22%、35%。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也结合其自身优势、特色公布了其他方面的相关信息:工商银行战略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6万亿元,增幅达到59.2%;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100亿元(上半年增加927.34亿元);农业银行县域新增贷款超9000亿元;中国银行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约2.6万亿美元、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7.6万亿元;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5.18%、“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以及科技金融授信客户增速较高;邮储银行个人小额贷款余额1.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05.05亿元。 基建、制造业将继续支撑经济大盘 对于四季度贷款投放,预计六大行仍是信贷投放主力,配合各类稳增长政策对社融增长起到支撑。多家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贡献金融力量。 “后面还有4个月,我们判断这种信贷增长幅度的态势,即超过去年同期的信贷投放量这种态势,大概率是能够延续的。”早在8月底,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在曾该行年中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贷款投向上,基建、制造业等领域预计仍是发力重点。以制造业为例,金融管理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在今年前7月已经投放1.7万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基础上,8月至12月再新增1至1.5万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 值得注意的是,为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提振市场信心,9月底央行还设立了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随后各地央行分支机构联合辖内机构积极落实。如,截至10月3日广东金融机构累计投放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4笔、金额4021万元;国庆日浙江落地首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国庆期间天津落地三笔设备更新改造贷款。 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分两批设立6000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政策性银行投放,商业银行做好配套融资。农业发展银行日前披露,于10月12日全面完成2459亿元的投放,支持基础设施领域项目1677个,涉及项目总投资近3万亿元;进出口银行披露,截至10月12日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已完成684亿元基金投放任务,支持114个重大项目,带动项目总投资近万亿元。 商业银行方面,建设银行聚焦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重点领域,两批基础设施基金授信总额达2816亿元,确保基金项目配套融资有效推进;截至9月26日已投放6笔国家重大项目配套融资,投放金额超亿元,已批复授信17笔,总金额100余亿元。 “结合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及各项政策部署看,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有望对四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形成有力支撑,有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双十一”商机 | 2022十一月商业地产零售业态发展报告
- 外贸信托总经理卫濛濛任职资格获批
- “氯巴占代购案”数月后,国家药监局发布临时进口方案解决患者需求
- 6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 非制造业市场供需加快恢复
- 数字经济城市百强:北上深杭广稳居一线 中西部弯道超车
- 共享RCEP新机遇 第十二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将在广西南宁举行
- AMD新款R7 5700处理器现身:8核16线程,R7 5700G阉割核显
- 外交部回应英外交大臣涉台言论:缺乏基本常识,自以为是!
- 特斯拉股价年内腰斩!分析师预计:其明年或开启史上首个回购计划
- 功臣接连出走、重心转向日本,孙正义不想再给被投公司救命钱
- 韩总统府:借首脑会谈之机,韩美日安全合作从今起恢复
- 麦趣尔收关注函:要求说明食品抽检检验不合格事项是否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 三星医疗预中标国家电网6.39亿项目 拓展业务领域前三季净利7亿增速回正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 | 狮子山下 香江奔流 今日香港 更加稳固
- 被美做空机构称夸大收入,蔚来火速否认
- 东航一客机高空飞行时舱内飞出小鸟,乘客:不知道从何而来
- 五大上市险企净利下滑15% 产寿险“冰火两重天”
- 商务部:全力保障汛期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
- 麦趣尔收到关注函:被要求说明纯牛奶被指检出丙二醇是否属实
- 再见!冰墩墩!明起冰墩墩停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