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绝对收益难度高“公转私”基金经理业绩表现迥异
● 本报记者 王辉 今年以来A股市场宽幅波动,公转私“公转私”基金经理年内业绩表现迥异。绝对金经绩表有“公转私”基金经理坦承,收益相对在公募时跑赢业绩基准的难度目标,在今年这种板块起伏较大、高基指数宽幅震荡的理业行情中,私募要在平抑净值波动的现迥同时,实现绝对收益难度很高。公转私 一些渠道人士指出,绝对金经绩表从公募转换到私募,收益基金经理如何“扬长避短”,难度是高基平稳转型的关键。 业绩表现分化 某第三方机构向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提供的理业一份“公转私”基金经理业绩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现迥截至7月7日,公转私今年以来有业绩记录的252位“公转私”基金经理管理的所有私募产品,年内平均收益率为-8.21%。其中,40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产品在年内实现了正收益(按产品收益率平均计算)。年内业绩位列首位的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到41.39%。今年以来亏损幅度超过15%的基金经理数量为43位。整体来看,“公转私”基金经理的年内业绩高度分化。 截至7月7日,今年以来有业绩记录的17114只股票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为-6.78%,其中4425只实现正收益,占比为25.86%。“公转私”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并未表现出相对优势。 从2021年全年的情况来看,2021年纳入该第三方机构监测的所有股票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3.18%,正收益产品数量占比为66.85%;同期251位“公转私”基金经理所管理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12.16%,其中171位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8.13%。 关键因素浮出水面 “对比过去两三年,今年上半年A股投资难度很大,主要难点在于外生变量较多,不少基金经理过往的投资经验变得相对‘失效’。”作为一位在大型公募和大型私募均有长期投资经验的“公转私”基金经理,钦沐资产总经理柳士威认为,公募和私募的投资目标不同,上半年宽幅震荡的A股市场对私募的压力更大。 上海一位“公转私”基金经理表示,2021年其所在私募旗下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超过20%,今年到目前为止平均亏损12%左右。从业绩归因来看,“今年对仓位和持仓结构的把控,都不太理想。虽然持续重点配置了一些新能源车板块的优质公司,但医药、科技方面的持仓拖累了今年产品的净值表现。”该私募人士称。 曾在多家公募机构担任过基金经理的建泓时代投资总监赵媛媛分析,公募主要考核相对收益,私募则主要追求绝对收益。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在风控要求上的最大差异,是仓位限制。“如果年初的仓位偏高,等到市场底部位置应当加仓时,却因为风控原因难以及时加仓,自然难以靠市场反弹实现净值修复。”赵媛媛称。 私募排排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认为,今年权益投资的难点主要在于市场始终处于结构性行情,板块轮动、风格切换十分频繁,基金经理跟随市场节奏做出有效调整的难度较高。 策略“聚焦点”不同 赵媛媛表示,基金经理“公转私”,首先面临的是“投研支持减弱”的问题。重视自上而下,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把握投资方向,正确选择细分领域,可以更好地加强长板、弥补短板。 金樟投资研究员关晓敏认为,基金经理从公募平台转到私募平台,在投资中最大的挑战是策略“聚焦点”的不同。与公募不同,优秀私募机构对择时体系、极端行情下的风控等需要有全面细致的考量。 姚旭升指出,基金经理要做出好业绩,除了基金经理个人的综合能力外,公司的后台支持和投研团队的配合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公转私”基金经理如果在新的私募平台上有较强的投研和“前中后台”资源支持,可能更容易实现从公募到私募的平稳过渡。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通快递涨超6% Q3调整后每股盈余超预期
- 卓创资讯:春节后白羽肉鸡市场迎来“5连涨” 2月鸡价或存上行空间
- *ST必康拟投数十亿增资并设立新能源孙公司 深交所火速发函:资金从哪儿来?
- 北交所修订发行上市等规则提升审核质效
- 美联储主席的“感悟”吓坏市场
- 草莓的正确清洗方式
-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大奖含金量被质疑,老白干酒回复投资者:你过分的臆想无助于公司发展
- 力争将开门红变为节节高
- ESG浪潮催动百万亿投资风口 上市公司赢得可持续发展空间
- 银城国际控股1月总合约销售额约为4.85亿元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42.46亿元,深股通净买入0.86亿元
- 造车新势力1月交付量集体回落
- 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美联储如期升息25基点 利率声明措辞出现微妙变化
- 长海股份2022年最高预盈8.83亿 产能释放推动净利连续两年高增长
- 美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宣布将裁员6% 涉及约800人
- 欧洲央行Stournaras:欧元区面临完美的通胀风暴
- 选二手房中介 买家看重口碑
- 一品制药多家供应商被罚,募投项目建设内容披露有出入
- 美联储再加息 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经济年内或陷入衰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