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产品承压股价跌跌不休 微芯生物再陷困境?
本报记者 李昱丞 见习记者 张军兵 曾被称为科创板“创新药第一股”的核心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产品承压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6亿元,跌跌同比增长17.79%;净利润亏损1928.83万元,不休亏损同比扩大169.68%。微芯 此前,生物公司曾在2021年股东大会上预估2022年营收达7亿元,再陷也就是困境说下半年需完成营收近5亿元。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核心创新药企业,微芯生物曾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产品承压焦点,如今面对亏损扩大的跌跌情形,究竟是不休短暂困境,还是微芯寒冬将至?值得投资者关注。 亏损同比扩大 资料显示,生物微芯生物是再陷由资深留美归国团队于2001年创立的现代生物医药企业,专长于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研发。如今成立21年的微芯生物,已成功上市两款原创药,分别为针对淋巴瘤以及乳腺癌的西达本胺和针对改善成人II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西格列他钠。 目前来看,公司九成以上营收来源于核心产品西达本胺,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94亿元。而西格列他钠于去年10月份上市后,也同样被视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发力点,但上半年因疫情影响药物无法推广,西格列他钠仅实现600万元收入。 对于上半年公司营收不及预期的情况,公司董事长鲁先平表示,“西达本胺乳腺癌销售受CDK抑制剂进入全国医保对病人的分流作用,上半年销售出现同比下滑,但管理层判断这种分流影响是短期的;西格列他钠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开展新药学术推广工作,因此严重制约了患者对西格列他钠的使用。” 在收入不达预期的同时,公司净利润也因研发费用的增加而亏损近2000万元,亏损同比再次扩大。公司的借款也不断增加,Wind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公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分别为2.75亿元、1.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9.54%、1055.17%。 “公司上半年短期业绩亏损暂不影响其基本面,微芯生物作为创新药企已渡过了最为艰难漫长的前期研发投入阶段。创新药公司业绩波动较大是业内正常现象,这类公司前期靠股东投入和融资来支撑新产品的研发,新产品上市后实现盈利产生现金流,但也存在不能够支撑起后续产品研发投入的风险。目前来看,公司7月份发行了总额为5亿元的可转债,加上现有货币资金超3亿元,公司暂未存在‘断粮’风险。”深圳市前海九创联合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余文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鲁先平也对记者表示,随着下半年疫情管控得力以及CDK治疗进展的乳腺癌患者对联合西达本胺治疗方案的需求,西达本胺和西格列他钠全年的销售情况仍能保持此前预期的增长。 股价一路下跌 整体来看,微芯生物股价已从上市当日最高125元/股,一路跌至如今的25元/股左右,跌幅达80%,期间甚至曾跌破发行价20.43元/股。 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空间,市场也颇有争议。西达本胺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只有一线治疗方案无效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产品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此外,这款药品的首个适应症淋巴瘤属于罕见病,患者人数相对较少。 平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在淋巴瘤以及乳腺癌两种适应症上,西达本胺能够达到的销售峰值分别为6.27亿元和11.63亿元,累计不超过20亿元。 “公司核心产品西达本胺的主要适应症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但目前、、信达生物、基石药业、嘉和生物等创新药公司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也有布局。未来,随着上述公司管线产品的逐步落地,西达本胺市场空间将存在大幅挤压风险。”一位医药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而对于刚上市不久的西格列他钠,微芯生物能否实现突围也值得考量。上述分析师认为,此款药物研发成果值得肯定,但相较于现有的众多糖尿病药物,公司产品作为原创新药,导入市场时间会更长,且存在诸多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 余文涛认为,随着适应症数量的增加,西达本胺未来增长空间仍能不断突破,且其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领域属于中国唯一的二线治疗药物,此前能够快速获批并进入医保,实则体现其较强的竞争力。 对于另一款药物西格列他钠的业绩增长,余文涛表示,虽然竞争对手众多,但国内糖尿病药物市场空间巨大,且发病人数还在不断攀升,产品也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预制菜从厨房火到资本市场 数千亿市场为何没有“巨无霸”
- 亚马逊忙着万人大裁员,国内跨境电商大厂分食“黑五”,商家等来了爆单
- 澳大利亚健身房和健身器材在线零售商Fitell将登陆纳斯达克
- 亚洲金融11月30日斥资106.27万港元回购32.8万股
- 日赚9.5亿 是中石油两倍多!“宇宙行”净利润又创历史新高
- 兴证医药黄翰漾:XBI指数已经触底回升,创新药走出去能够给生物科技带来相应增量
- 加密货币全线下跌 BlockFi破产消息令市场雪上加霜
- 券商12月金股出炉!多只地产股成热门 科创仍是中长期主线!这家券商抓住3只11月牛股
- 养老金二季度调仓动向浮现 集中持有医药和电子行业
- 保障供水安全 珠江枯水期首次应急补水调度工作完成
- 小摩:首予金斯瑞生物科技增持评级 目标价30港元
- 北京朝阳合生汇:12月1日起恢复营业,餐饮禁止堂食
- 基于日本房地产泡沫视角的国内地产债配置逻辑
- 盛普股份应收账款持续攀升,存货占流动资产超四成
- 建设银行厦门分行被责令改正 基金销售业务存四项违规
- 欧元区11月通胀率达10%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坚定不移推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 微众银行行长李南青:金融科技正对金融服务业进行重塑与再造
- 泓德基金秦毅:以“深度研究+吐故纳新”,迎接高质量扩容机遇与挑战
- 瑞典服饰零售巨头H&M裁员1500人以削减成本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巴菲特:完全错过2020年3月的机会
- “没有那么多病人,但要未雨绸缪”!北京:着手进行方舱医院建设工作,已完成4000张床位改建储备
- 曹远征“五四青年节”寄语“时代后浪”:敢于担当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 人民日报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团结奋斗,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 巴菲特:虽然市场会疯狂,但伯克希尔做投资足够理智
- 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打造跨区域多边合作的典范
- 央行开展50亿元票据互换操作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 国家卫健委: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动态清零”和经济发展并不对立
- 北京封控管控区是怎么保障的?记者现场直击
- 成都农商银行2021年成绩单亮相:资产规模逼近6200亿元 多项经营指标创近年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