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000多元就能“洗白”征信?揭秘“征信修复师”套路
当你正为征信有逾期记录而着急时,洗白恰好有人声称“征信洗白,花多一条1000元!征信征信”花点钱就可以“修复征信”,揭秘你敢信吗?修复 可是真有人就信了。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近期披露一起以“征信修复”为由的师套案件。个人征信被别有用心的洗白人盯上,成为新的花多牟利手段。 为“修复征信”被怂恿伪造虚假证明材料 看中一套房子的征信征信杨某,终于下定决心出手,揭秘可就在申请贷款时,修复发现个人信用报告上有信用卡中心重庆分中心、师套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洗白信用卡中心的花多逾期记录。慌了神的征信征信杨某,担心贷款不顺利,便在网上找起了“征信修复师”。 根据网上留下的联系方式,杨某找到了承诺能进行“征信修复”的中介朱某。在朱某的蛊惑下,杨某决定准备虚假材料用于申请个人征信异议。 一方面,杨某向消费金融公司提出个人征信异议申请,称自己办理的1.3万元个人消费贷款逾期记录,是因受疫情影响失去收入来源导致逾期,要求处理征信逾期记录,并提供了所在公司因疫情停工证明。 另一方面,杨某又分别向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重庆分中心、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提交了疫情停工证明,申请征信异议。同时,杨某在中介朱某的陪同下,到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重庆分中心提交个人异议申请函。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重庆分中心工作人员在比对异议申请函上的公章,发现存在可疑情况。同时,马上消费、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重庆分中心在处理征信异议过程中,联系到证明材料中涉及的公司逐一核查,发现该公司未曾向杨某提供过任何证明材料,并且证明材料中的公章也不是该公司印章。 最终,杨某非但没有如愿“洗白”征信,反而因伪造公司印章,等来了警方的拘留处罚。 “修复”一条叫价1000至1500元 作为“经济身份证”,个人征信近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一旦出现问题,焦急之下有人难免去寻求“解决方案”。 上游新闻记者在搜索网站、短视频平台上输入“征信逾期”,看到有多家打着“抢救征信”“污点漂白”“修复征信”旗号的链接。其中一家公司声称:“征信逾期可以人工修补,不成功不收费!” 记者以名下信用卡有两次逾期记录,联系上一家公司。对此,业务员给出的报价是修复两条逾期记录要收费3000元。 “网贷平台逾期比较好处理,一条1000元。银行逾期的,要麻烦些,处理一条逾期记录要1500元左右。” 该业务员还称,只要把征信逾期报告发送过去,他们最快当天就能给出方案,一个月内就可以“修复好征信。” 编造“让银行无法抗拒的理由” 自称“征信修复师”的人,真有什么“独到之处”吗? “哪有什么所谓的信用修复师,他们的做法并不高明,其实就是钻‘不可抗力’的空子。” 一位金融业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大部分人,通过个人途径向银行申诉,成功率不高。“这是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哪种理由能让银行接受,像信用卡忘还了之类的,肯定说不过去。” 而所谓的“征信修复师”,就是盯上个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差”,编造各种“让银行无法抗拒的理由”。 “他们通常是以权威专家、专业律师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唐雅洁向记者介绍,一旦消费者同意,就会要求提供信息主体的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服务费。 而采取的方式,则是阻止信息主体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开展有效沟通,反而是缠访闹诉,捏造事实等等,进行虚假投诉,或者提供统一投诉模板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向监管部门进行恶意投诉举报。 “这样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挤占信息主体合理反映诉求的监管资源和金融资源,背后还隐藏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无证照经营、伪造公章、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等违法犯罪活动。”唐雅洁说。 重庆重拳治理“征信修复”乱象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目前,重庆正在开展“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百日行动”,一直持续到6月下旬。由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对涉及信用、征信及征信修复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据介绍,重庆“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行动中,已经重点治理疑似经营征信修复业务机构7家、注销2家机构、调整4家机构经营范围,取得阶段性进展。 同时提醒广大市民,认清洗白征信的“套路”。那么,个人信用修复究竟应该如何做? 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表示,如果个人征信报告已经有不良信息记录,应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直接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信访部门等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诉求,进行征信异议申请或投诉。也可以通过正规金融纠纷调解机构调解、法律诉讼等方式合法合理维权。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迪士尼公司高层变动!71岁原CEO回归,任期2年
- 核子基因总部所在地深圳南山区卫健局:对辖区内核酸检测实验室24小时驻点监管
- 裁员风暴波及硅谷房价,已跌破2018年水平
- 中天期货:美元指数驱动金价 焦炭2301二次探顶需要谨慎
- 任泽平:2022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
- 北京卫健委:医疗机构不得因涉疫风险人员自行前往就医而拒绝接诊
- 国际资本蠢蠢欲动:美联储加息见顶后,资金或流向中国市场?
- 资深媒体人:中国做不出Alpha Fold,科学家:这是你的偏见,没志气!
-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六大战略践行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
-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2022新型实体企业100强
- 世界华文媒体第二季度除所得税前溢利202.8万美元 同比增加15.1%
- 直击交行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未来信贷资源向优质房企和项目倾斜 努力保持分红政策稳定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于泽:保障和改善新市民生活是保险业的光荣任务
- 内地定价首饰需求减少 六福珠宝中期收入、毛利微降
- 降准提振债市情绪,但需警惕利好出尽风险
- 降准有何影响、支持房企融资怎么做、如何应对理财净值波动 交行管理层回应市场热点
- 世茂集团:33亿元出售北京两地块权益,将用于偿还境内债务
- 体育五项全能冠军,卖方首位新财富银行白金,浙商证券邱冠华:用策略思维看银行
- 土总统府:土耳其无需任何人许可来确保安全
- 经济日报: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顶层设计应对老龄化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