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葬礼都办了医院说弄错人,还能再荒诞点吗?
2022年12月27日,老人刘先生的葬礼再荒母亲尹婆婆此前住在养老院,因身体不适,都办诞点被送往南宁市北际医院治疗。医院次日,说弄医院通知家属老人因抢救无效去世。错人家属到医院看见逝者戴的老人手环上写着自家老人的身份信息,核对了身份并掀开布帘确认遗体后把逝者带回家安葬。葬礼再荒可没想到三天后,都办诞点办完丧事的医院家属接到院方通知:弄错了死亡对象,老人还活着…… 这是说弄一个看起来悲伤又魔幻的事。医院方面现在承认,错人弄错老人与那位逝者的老人信息是医院大意了,但具体从哪个环节开始出错,葬礼再荒为什么会弄错二者的都办诞点信息,还没有给出明确说法。同时医院方面相关人员也把矛头对准家属,认为就算医院通知错了,但是那么多家属为什么没有认出当时那位逝者不是自家亲人,“我觉得不可思议”。 这可能也的确是看完新闻的人心头驱之不去的疑惑,家属怎么就没有及时发现搞错了对象呢? 当然,这不是要替医院说话,推卸医院的责任。医院方面的责任很明显,应该对每一位患者、每一个生命负责。在涉及死亡确认这么严肃的问题上,医院竟然搞错逝者的身份,这样的错令人无法原谅。医院应当好好反省整个医治和死亡确认流程,避免再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而在问责医院之外,设身处地去想一想那位还活着的尹婆婆,当她知道自己被子女误认为已经去世,还办完葬礼之后,内心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悲伤感受,恐怕是再怎么问责医院都难以缓解的。 这一轮疫情暴发,让老人成为最受关注的高危群体。社会各方面也在持续呼吁要为老人搭建安全屏障,尽可能地帮助老年人群体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更多的“看见”老人,不光是防疫层面的,其实也应该是日常伦理层面的。在疫情袭来的局面下,关注老人的生命安全,这其实是底线要求,在这个底线之外,每个家庭、社会主体,有没有真正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感受,体现着社会文明水位。 在此事背后,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医院为什么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尹婆婆的家属为什么没能认出来,那位逝者的家属又是什么时候发现问题的,目前的信息暂不能完全回答。但此事是个提醒,老人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值得同情和重视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真正被亲人和医院等公共机构“看见”。真正发自内心地善待他们,多一点“走心”,才会少一些这样的乌龙悲剧。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敬一山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港交所行政总裁最新发声!一则大利空,400亿巨头波司登大跌近9%
-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停步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
- 因涉及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乐居买房APP遭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下架处理
- 我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突破核心技术,多年全球销量第一
- 谷歌员工坐不住了:担心公司即将进行大规模裁员
- 国家开发银行计划今年发放超4000亿元贷款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油价飙升令2021年利润翻番 沙特阿美计划加码投资扩产
- 中金:快递三重“竞”化论——市场、平台与监管
- 央行支持开发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证监会支持房企合理债券融资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 俄军在乌亮出“大杀器”,人类首次高超音速武器实战发出什么信号
- 上游电池原材料价格飞涨,新能源汽车集体调高售价
- 北京顺义:进一步降低到岗率,坚决杜绝聚集性疫情发生
- 俄公布无人机打击乌装甲车辆画面
- 招商银行朱江涛谈代销违约客户处置情况:已有整体的债务重组方案
- 用友汽车研发费率下滑10年无新发明专利 IPO前分红2.4亿被指圈钱
- 【新浪教育】牛津国际在线教育平台OIDI中国区合作事务管理总监巩琳Lynne:细数OIDI在线预科优势
- 吉林延边州3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 腾讯成立管理咨询公司 经营范围含职业中介活动
- 政策利好 引战在即 奥园或成房企“脱困”先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