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绿色低碳将是房地产行业的新型竞争路径
本报记者 刘颂辉 上海报道 4月22日,专家争路世界地球日。绿色多家房企在这天“晒”出了低碳减排答卷。低碳地产的新 在经历持续多年的将房径快速发展后,房地产行业发展环境正面临着巨大变化,行业型竞提质、专家争路降本、绿色增效成为下阶段房企转型发展的低碳地产的新着力点。打造绿色建筑、将房径低碳建筑、行业型竞健康建筑,专家争路也是绿色我国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低碳地产的新必然选择。 同时,将房径ESG也是行业型竞评估房企运营能力的重要参考因素。区别于传统财务层面的业绩表现,ESG更侧重从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管治(Governance)三个维度来评价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房企在积极探索低碳运营、绿色发展之路的过程中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房企如何将绿色、健康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建造之中,促进供应链绿色升级?未来,房地产行业在低碳减排方面将有何趋势?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邓洁琳。 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经营报》:房地产行业迫切需要向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绿色建筑比例的原因有哪些? 邓洁琳:根据《能耗研究报告(2020)》披露的2018年统计数据,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到了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是我国要实现“双碳”目标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 从功能性来说,建筑服务于基础建设以及民生需求,气候变化愈演愈烈,传统建筑物没办法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出于风险控制角度、预防资产损失和功能性等方面的考虑,房地产行业迫切需要向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经营报》:房企应该如何更好地布局绿色建筑赛道? 邓洁琳:第一,联通专业研究机构或者智库来推进创新技术研发,合理运用专业研究机构和智库的丰富资源,通过国际合作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保证建造水平较弱环节服务和产品的研发质量,解决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这一过程不但可以促进科技开放合作,也有利于提升绿色制造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早日实现高端新材料的技术突破。 第二,充分考虑企业自身能力和项目所在地,具体分析绿色建筑项目的执行方向、技术选择;将ESG纳入企业运营管理中,从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客观维度平衡企业财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需求。 第三,积极开展碳核算,以具有前瞻性的视角监测碳减排情况,提升企业的碳减排效益。这样做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市场关注。 《中国经营报》:今年以来,碧桂园、绿城、旭辉和朗诗等品牌房企纷纷将绿色低碳住宅作为产品差异化竞争的“法宝”。你如何看待当前房企在绿色减碳方面开展的实践? 邓洁琳:目前来看,有的房企参与气候组织,有的加入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碳减排先锋”项目,有的利用智能化机器来减少建筑物浪费,参与的形式呈现多元化。此举不仅提升了市场影响力,也在为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蓄能。 可以预见的是,绿色低碳将是房地产行业的新型竞争路径,差异化竞争路径未来可能会常态化,企业将通过社会责任的实践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经营报》:目前,房地产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还存在哪些障碍?从长远来看,你有哪些建议? 邓洁琳:区别于传统建筑建造,绿色低碳建筑考验着一家企业的研发能力、人才储备、创新能力和成本控制。鉴于房地产项目从规划到建成具有较长的周期,需有预见性地避免因技术滞后导致项目失去功用的风险。 对市场头部企业来说,可以尝试进行技术研发甚至商业模式创新。但对于大多数房企而言,前沿技术的获取和绿色低碳建筑成本上升都将带来更多的挑战,若要加入绿色低碳发展主赛道,应该有针对性地储备专业人才,筛选头部企业先行先试探索的商业模式,引入专业咨询意见和技术支持,避免项目建成后面临技术滞后于市场和政策风险升高等问题。 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仅以能源行业先试先行,建筑行业虽然为四大减排领域但还尚未纳入,设计与验收的绿色等级不匹配是无法激励资金流入绿色建筑领域的问题之一。 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持续完善绿色建筑认证,尽快将建筑业纳入碳排放交易权市场,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市场化的节能减排方式,指导大型企业构建与“双碳”目标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 此外,需要进一步引导消费者形成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鼓励房企的绿色转型行动,以新型碳资产为房企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刘强东:明年1月起京东高管降薪!发100亿补贴基层员工
- 贵州:“鼎牛牌”手撕牛肉、牙签肉等26批次食品不合格
- 专家热议非遗直播:观众用打赏示欣赏 激发从业者传承动力
- 钧正平批“造谣张核子张珊珊为张蕴钰将军后人”:非常恶毒
- 中国人在新加坡:富豪party夜,创业梦醒时
- 视频|扫地机器人卖不动了?
- 万景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纯利3274.8万港元同比增长29.72%
- 巴菲特,避起税来毫不含糊
- 稳健、开放、有特色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中国经济数个热点问题
- 上海迪士尼开园仅4天后再次闭园,东方明珠也暂时关闭
- 视频|杨德龙:2023年A股和港股有望迎来结构性牛市
- 违规减持近1400万元! 华安证券股东东方创业道歉:未充分理解上交所规定
- 快手第三季度直播收入89亿元 同比增长15.8%
- 酒企没借壳!标准股份股价上演A杀,两跌停后遭“赵老哥”出货
- 光大期货:11月29日软商品日报
- 掌控海南椰岛6年,鹿龟酒销量急剧下滑,内控问题频出,“牛散”冯彪做了什么?
- 收评:三大指数午后震荡回升 中字头概念股全天强势
- 境外媒体:空间站支撑中国太空强国的雄心
- 不孕不育患者重金求子,杭州试管婴儿费用可部分报销,辅助生殖仍难进医保
- 国家卫健委:要精准判定风险区域 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