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便利购业务被3000万收购 谁在“抄底”每日优鲜?
编辑/刘雪梅 8月23日,抄底据Tech星球报道,曝便每日优鲜旗下便利购业务已经被收购,利购收购方为深圳每日便利科技有限公司。业务优鲜对此,被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每日优鲜方面求证,收购截至记者发稿,每日对方暂无回应。抄底 每日优鲜内部将业务分为前置仓、曝便零售云以及菜场业务三大模块。利购其中前置仓板块包含了“便利购”与“每日一淘”两条业务线。业务优鲜 7月28日,被万每日优鲜宣布大裁员、收购关闭极速达业务之时,每日每日优鲜没有宣布便利购业务何去何从。抄底 据此次报道称,每日优鲜便利购业务最终作价3000万被收购。而每日优鲜便利购还有1.4万台设备,在运营的有8000台左右。按照收购价算下来,相当于每台设备价值2142元。 启信宝信息显示,此次被曝出手的深圳每日便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2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安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微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表示,如果是真实收购,对员工、供应商都是最大的利好,因为“如果倒闭,那就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自己铺的网点还要清除——被收购是每日优鲜便利购最好的结局。” “从资产价值来说,这笔收购对收购方肯定是划算的,而对每日优鲜来说,能有钱给供应商,保证业务运行,员工有工作不至于失业。”李成东说。 但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认为,这次收购不是正常的业务或者战略收购,新公司的成立主要目的是为了缓和上市公司的还款压力。 这一猜想被侧面证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23日最新获悉,在“每日优鲜债务催收群”里,有供应商表示,自己昨天(8月22日)拿到了此前拖欠的100多万元的货款。另有供应商晒出截图,显示8月15日已经拿到被拖欠的货款。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向每日优鲜方面求证还款进度,对方称“目前公司在尽力解决,至于进度,目前还不清楚。”此前,据记者了解,群内供货商多数被欠款3~7个多月,多数欠款在40万~100万元。欠款群中目前人数达到微信群人数上限(500人)。 谁在抄底? 此前《中国企业家》报道称,在宣布前置仓业务关闭之后,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一直跟投资人接触,寻找新的融资和买家。 启信宝数据显示,此次收购每日优鲜便利购的王安永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王安永关联公司中,最早是2013年成立、由其持股72%的深圳微信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销售的产品为打印机、照片打印广告机等,看起来与生鲜不沾边。 2017年3月9日,王安永的公司“友朋Yo!point”成立。据其官网介绍,“友朋”公司在国内市场上为超过1300家售货机运营商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为中粮可乐、中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哈、统一、元气森林、天猫、京东、美宜佳、华润万家、大润发、来伊份、乐纯、绝味鸭脖、华住集团、洲际集团等品牌提供产品和服务。 深圳每日便利科技公司于6月底成立之后,这个8月,王安永个人动作频频。 启信宝显示,8月1日、8月2日,深圳即时零售仓贸易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闪电仓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成立。王安永担任两家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并担任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及总经理,两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均为50万人民币。 8月5日,北京每日便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由深圳每日便利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8日,王安永任该公司监事。 8月19日,王安永成为山东联合通路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的受益所有人,该公司于8月16日成立,深圳前海友朋管理有限公司是其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0%。而后者也是王安永持股的公司。 无论是“闪电仓”,还是“零售仓”,新公司看起来要做的都与即时零售有关。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笔收购很有可能会在运营几年之后再卖掉,赚个差价,毕竟这笔收购的价格“非常之低”。 李成东却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便利购类似业务其实还是存在蛮大风险,如果没有运营好,也不大可能有第三方高价接手。” 这笔资产的后续运营不会简单。久谦中台的专家纪要显示,每日优鲜便利购目前只存在于一线城市,成本较高,需本地团队维修。在推行时,每日优鲜便利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货损,如果顾客购买后未及时关闭柜门,商品便会被偷,据久谦信息,一开始,货损率甚至达到了50%。 李成东认为,虽然运营不易,但花3000万收购这块资产,不太可能是拿钱打水漂玩。“收购方大概率希望持有并运营这个资产”。 而庄帅的观点恰好相反,认为收购方大概率不会继续运营便利购的具体业务,而每日优鲜此举“是为了缓解供应商的还款压力,为上市公司争取时间”。 每日优鲜还剩多少“家底”? 2017年,每日优鲜便利购诞生,主要覆盖写字楼等场景。每日优鲜希望借力便利购覆盖用户全场景,与到家业务形成双向的战略协同效应。 该项业务随后几年间市场表现较为沉寂。据每日优鲜2021年Q2财报数据,当季每日优鲜其他收入为4040万元,同比增长23.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便利购业务产品销售额的增加。 进入2022年,便利购业务开始发力。1月,每日优鲜便利购宣布全资收购北京在楼下科技有限公司。在楼下主要布点在小区、医院等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销售包括乳水饮料、速食卤味、面包零食等在内的多种商品。收购完成后,每日优鲜便利购的遍布的场景更多,其点位也达到了近1万个。 而便利购业务中,或许最有价值的不是点位,而是每日优鲜的AI零售网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AI零售网络部署在每日一淘与便利购初期便开始布局思考,那是在2015年。 久谦中台专家纪要显示,目前每日优鲜AI技术使用于前置仓、零售云以及线上商城三个业务中。 在业务环节,AI零售网络包括仓储、物流及营销三个部分,在仓储部分的应用主要为预测补货与产品,商品购入时会标注储存条件;在物流方面该系统也有所应用;在营销方面,AI零售网络可以为对消费者画像,并进行精准推送。 徐正作为数学系的学霸,其一直打磨的模式或许才是每日优鲜眼下最值钱的资产。 除了便利购业务,每日优鲜还有智慧菜场和零售云两大业务。这些相对于前置仓业务更“年轻”的业务,目前被每日优鲜寄予厚望。 新的业务开拓总会有些困难。 久谦中台专家纪要显示,每日优鲜的智慧菜场早期走了较多弯路,造成亏损。目前,每日优鲜正在运营的菜场为100+个,营收小于5亿元,主要营收点为租金,利润为负。目前智慧菜场的状况有所改善,预计能够盈利。 零售云业务也被投入更多精力。据报告,零售云多在三四线城市为商超提供生态化服务,目前已运行5年。没有进入一线城市服务的原因在于竞争较大。 在三四线城市运行中,零售云业务也面临了线上平台的部署与运营较复杂、商超意愿不够强烈等麻烦。零售云按照提成收费。按计划,未来每日优鲜可能成立新公司,单独提供零售云服务。 截至记者23日发稿,每日优鲜在美股的股价为0.1300美元,总市值为3060.87万美元。
- 最近发表
-
- 经济日报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511.7万港元同比增加51.64%
- 奶价高企利润承压,恒天然调高原奶收购预期价格
- 筹划股权转让或导致控制权发生变更:东风汽车将脱离东风有限?
- 重磅!央行20项举措建立普惠小微长效机制,避免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 长赣高铁建设正式启动!全长429.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5年
- 黄坤明出席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时强调 抓住战略机遇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522位网络作家声讨盗版,剑指搜索引擎和应用市场
- *ST凯乐收立案告知书 疑与隋田力“专网通信”骗局有关
- 外媒:伊朗称已在福尔道核设施生产60%丰度浓缩铀
- 秦淮数据Q1净利润同比增长62.5% 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 随机阅读
-
- “活”用专项资金开封加速推进“保交楼”
- 数读44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转型:工行AUM居榜首、农行客户最多、建行利润最高 浙商为AUM唯一下降银行
- 冯仑:警惕非市场的不确定性
- 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 广东明珠及相关当事人处罚落地
- 美媒:亚马逊曾考虑向已倒闭的自动驾驶技术项目Argo AI投资数亿美元,但交易最终破裂
- 图解丨云安全赛道或成香饽饽?投资机会有哪些?指南来了
- 广元市发展村镇银行变更股权获批
- 央行加快建立长效机制 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 美国“猎户座”飞船抵达月球 发回“蓝色小圆点”照片
- 消息称苹果今年拟生产2.2亿部iPhone,与去年基本持平
- 北京一阳性男子居家隔离期间摘口罩买烟
- 月饼粽子新国标修改!包装最多不超3层,体积缩减42%-58%
- 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 中国经济,怎么抗压?如何稳住?
- 国民技术“合伙企业”案再追踪:合伙人陷“失联”罗生门 背后仍有隐情?
- 本月跌幅已超两成,锡价为何急速回落?
- 确诊病例曾乘坐北京地铁,相关点位采样均为阴性
- 电梯媒体卷起来,行业利润打下去
- 120平新房、公摊近40平:一笔巨额的冤枉支出!
- 人民网评论:20分进复审?破解男女失衡不能降格以求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