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兴菌业理财被“割韭菜”
炒股就看,割韭菜权威,众兴专业,菌业及时,理财全面,割韭菜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众兴 每经记者 李沛沛 每经编辑 赵 云 用闲置资金买理财产品,菌业是理财很多上市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的一项选择,但新年伊始就有公司因为购买的割韭菜产品暴跌而紧急更换管理人,引发行业与投资者热议。众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菌业1月11日上市公司(002772,理财股价8.10元,割韭菜市值33.00亿元)连续发布多则公告称,众兴公司在2021年5月斥资1亿元购买了私募基金产品“善缘金206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善缘金206号),菌业基金存续期1年。截至2022年底,该基金净资产只剩下6556.25万元,亏损幅度高达近35%。 鉴于众兴菌业是该基金唯一份额持有人,公司董事会同意将善缘金206号的管理人由原深圳市善缘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善缘金基金)拟变更为天津仙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仙童投资),紧急更换了基金管理人。 近半产品目前已清算 根据公告信息,记者整理了前因后果。 2021年5月6日,众兴菌业认购了1亿元的善缘金206号产品。彼时公告显示,该基金的管理人为善缘金基金,托管人为,存续期1年。 中基协备案信息显示,善缘金基金成立于2015年7月,备案于2016年9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在管基金5只,全职员工仅有5人。 该公司实控人邵蓬勃曾在2008年到2011年期间担任腾讯集团的人力资源总监,另一名高管纪衍升也在腾讯、华为、努比亚等公司有过任职经历。 善缘金基金设立后曾先后成立9只基金,其中4只目前已清算。善缘金206号成立和备案的时间都在2020年7月,同时在中基协的基金信息最后更新时间停留在2021年6月,也就是众兴菌业认购该基金一个月后。 根据众兴菌业的最新公告,截至2022年底,善缘金206号的净资产为6556.25万元,亏损总额3443.75万元,暴跌近35%。其中,公司预计2022年度将确认善缘金206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249万元,那么2021年度的亏损额在1200万元左右。 根据众兴菌业的财报,2021年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也就是5496.8万元,仅善缘金206号一只产品的亏损就令人咋舌。 善缘金206号为何在短时间内亏损幅度如此之大?根据Wind和Choice数据,该基金在2021年8月底买入某创业板公司,2021年10月底继续加仓227.6万股,到2022年4月底清仓卖出。从2021年8月底、2021年10月底分别到2022年4月底,该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近60%和近40%。 紧急更换基金管理人 在此之前,众兴菌业的理财业务可以被称为主业之外的“新增长点”。2018~2021年,该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产生的收益分别为3519.35万元、1930.67万元、1859.41万元和2426.65万元。不过到了2022年,情况发生变化。该年度一季报显示,众兴菌业使用闲置资金委托理财产生的收益为-4724.62万元;2022年半年报也透露,该公司进行闲置资金委托理财,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因市场波动在本报告期内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2300万元。 理财亏损令持有人和投资者产生了不满。在2022年4月的一场业绩说明会中,投资者现场提出了多项犀利的意见与问题,包括“我们强烈反对公司私募理财”“理财投资为何比重这么大?是否有利益输送?”等。 众兴菌业方面在给投资者的回复中表示,公司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为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不存在利益输送。 根据最新公告,善缘金206号的基金管理人或将变更为仙童投资。 有私募合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金管理人职责终止:被依法取消基金管理资格;被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解任;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等。“众兴菌业是善缘金206号的唯一份额持有人,解任基金管理人是可以的。” 中基协备案信息显示,仙童投资成立于2009年11月,备案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目前在管基金34只。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2年11月该公司共发行管理60只私募基金产品,运行最长的一支基金已有12年。 在近期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中,众兴菌业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至1.7亿元,原因在于2022年下半年“公司食用菌价格尤其是金针菇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比上涨较多”。为此,记者多次拨打众兴菌业电话,均无人接听。 近年来,上市公司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相关“爆雷”“踩雷”情况也屡见不鲜。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12月底,上市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投资理财产品进展情况暨风险提示公告。该公告显示,公司此前购买的1000万元信托产品未能如期兑付。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当然可以用于投资,但“痴迷”理财肯定是本末倒置,“说到底,买理财是锦上添花,并不能替代主业所带来的收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截至二季度末中国保险业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 光大证券高瑞东:2023年资本市场机遇远大于挑战,关注这三大机遇
- 索偿超70亿,民生银行诉泛海控股及卢志强等
- 顺义仁和镇举办文艺汇演迎新春
- 英媒:“登记漏洞”让英国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
- 买买买!来看金店有多嗨
- 福特汽车据悉洽谈将德国一工厂售予比亚迪
- 快递业务量增长 折射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
- 肖远企: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新市民账户开立、工资发放以及征信查询等标准化基础金融服务
- 兔年大年初一电影票房破7亿元 《流浪地球2》等领跑
- 数字人民币上线 无网无电支付功能
- 北交所做市规则落地 混合交易覆盖全部股票
- 中国奥园拟进行境内债务整体重组 涉及债务总额约116亿元
- 2023新春献词|汇添富基金胡昕炜:消费投资看好三条主线
- 亚马逊将斥350亿美元在美弗吉尼亚州建数据中心
- 江西东乡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地回应:为统计阳性感染率
- 银行理财产品波动加大 特定养老储蓄也是好选择
- 破10亿!A股这些赛道要火?
- 爱沙尼亚驻乌大使:将所有155毫米榴弹炮全给乌克兰
- 春运第16天全国发送旅客1705.2万人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