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瑞持投资:2022年债券投资的节奏比趋势更重要
背景: 过去的佑瑞几周金融市场比较动荡,受疫情反复、持投地缘政治等突发事件的资年债券奏比干扰、叠加资金持续流出,投资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出现股债双杀,趋势唯有商品走强。更重 主线: 我们认为越是佑瑞这种情况下,越是持投要看清事物背后的主线和核心逻辑。其实主线一直没变,资年债券奏比中国稳增长,投资美国控通胀,趋势两国为实现目标,更重前者需加大货币政策的佑瑞支持,后者迫切需要收紧货币政策,持投中美利差逐步压缩,资年债券奏比接近零的临界值。中美2年期利差收窄到2BP,汇率从6.3到了6.4压力初现。 (一) 全球主要经济体 美国以及海外经济体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仍是居高不下的通胀。2021年,美国和欧元区通胀一路上行,欧元区CPI同比增速从2021年1月的0.9%升至12月的5%,美国CPI增速从2021年1月的1.4%升至2022年1月的7.5%。高企的通胀由多种因素导致,除货币大幅扩张因素外,亦是气候通胀、化石燃料通胀和绿色通胀共振的结果。因此,美联储通过货币政策收紧影响市场的预期,这些措施可部分缓解通胀上行的压力。鉴于2022年美联储将有多次加息,收紧货币政策减弱对于美债需求,美债供给会有一定程度的释放,在这一背景下,美债收益率短期向上的风险更高,我们需要警惕流动性收紧对于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冲击。 (二) 中国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看2021年消费是经济稳定恢复的主要动力。2021年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全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0.9%,虽较上年有所回落,但仍是2000年以来次高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回落。2021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3.7%,较2020年有所回落。从三大类投资来看,基建和地产均有拖累,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总体上2021年国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速。 2022中国的主线是稳增长。那么经济压力何在呢?目前看主要是投资中的房地产和疫情影响下的消费。 首先,看消费和出口。疫情以来,中国的消费和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此消彼长态势,二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整体较为稳定。因此如果出口端因全球疫情缓和而增速放缓,消费端存在回升潜力,将会支撑经济增速保持稳定。特别关注下半年疫情消退后消费的提振形成经济增长的动能。 再看投资,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政策对于“稳增长”的诉求明显增强,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且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自去年底以来,“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实。从投资端看,短期基建投资发力,今年最大的变化在于政府意愿和资金约束的放松。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多次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而在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前置的情况下,资金相对较为充裕。从项目角度,集中在交通、水利、能源和新基建上,一季度发力,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呈现前高后低。中期看房地产,四季度以来地产投资或有边际改善,今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实现或仍离不开地产投资的改善。根据我们的测算,要保持中国经济全年增速在5%以上,地产行业增速至少要达到零增长左右,而当前不论是销售、拿地增速均在-10%以下,这意味着行业基本面还有较大改善空间,可以先后观察到“四个底部”——分别是政策底、销售底、拿地底、开工底。以2014年到2016年地产周期的回暖为例:从“政策底(5个月)-销售底(2个月)-拿地底(6个月)-开工、投资底”,共经历了13个月的时间,叠加地产在经历行业拐点,因此地产大概率短期为负贡献。中长期制造业是投资的发力方向,从宽信用措施的抓手来看,贷款进一步向制造业倾斜,特别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有所减轻,制造业企业盈利空间走扩,也有助于制造业投资增速的走高。 总结: 1、3月份的扰动因素已经开始缓和。金稳会预示着“政策底”信号,作用于稳定市场预期,中美会晤则大大缓和了紧张气氛。但随着俄罗斯有可能脱离全球供应链,全球通胀趋势可能逆转,通胀中枢难以回归过去10年水平。 2、关注稳增长的发力点。今年广义财政赤字仅次于2020年,卖方普遍测算在8及以上,将带动基建增速在5-10%,对经济正贡献在4%;消费和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此消彼长态势,二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整体较为稳定。那么稳增长的发力点,大概率是投资中的制造业,而地产不管是基数原因还是局部回暖仅可能抵消对投资的负贡献。 3、关注相机抉择下的财政货币协调联动。目前中美2Y国债利差已经收窄至2018年的临界点,资本流出和汇率压力渐显,在相机抉择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存在加大发力的可能,值得重点关注。 我们认为2022年主线不变扰动仍存,今年债券投资节奏比趋势更重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旷视与金蝶双因素身份管理方案共促企业管理系统身份安全
- 就业压力大怎么办?创业带动就业成一大“法宝”
- “卡里就两毛钱,健康码红了3天”
- 刚刚,露华浓Revlon申请破产!知名美妆巨头扛不住了
- 2022新职业:火锅料理师人才稀缺,一线员工流动性大
- 华泰保险赵明浩:积极践行ESG投资理念,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
- 5月证券交易印花税达163亿元,比4月下降10.93%
- 被韦尔股份高喊40亿加仓的北京君正:每一个难以自圆其说之处,背后都是从股市疯狂搞钱的处心积虑
- 央行拟规范金融控股公司 关联交易行为
- 七省会(首府)城市一把手调整
- 首只!10年超长期!“远见”能否成就更好“未来”?
- 抗疫为百姓平均延长了10天寿命?李稻葵回应“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 首批入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国寿、人保、太平、泰康及国民养老入选
- 北京市税务局第五稽查局依法查处一起骗取留抵退税案件
- 江西抚州市税务局:网络主播徐国豪偷逃税被罚1.08亿元
- 中国银行将于6月27日派发第三期境内优先股股息每股4.5元
- 工行个人养老金账户预约开立系统已修复,北京支持当地社保参保人群申请
- 叮咚买菜2022年一季度总营收54.44亿,净亏损4.77亿
- 华泰保险赵明浩: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小微贷款资产,促进保险资金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 商务部:我国承接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630亿元,同比增长8.5%
- 搜索
-